News
小琉球海龜明星:從「小破洞」到公民科學,守護珊瑚與綠蠵龜的島嶼故事
小琉球海龜明星:從「小破洞」到公民科學,守護珊瑚與綠蠵龜的島嶼故事
小琉球不只是珊瑚、海浪與夕陽;在這片海域,綠蠵龜是最溫柔也最真實的居民。從常見的「小破洞」到名聲遠播的「藤壺姐」,每一隻海龜都是一段故事、一份連結。這篇文章,我們從海龜明星的生活切入,介紹台灣獨特的「海龜點點名」公民科學計畫,並談談珊瑚礁與綠蠵龜保育的重要性——也告訴你作為旅客,如何以尊重與行動,成為海洋守護者的一份子。
圖片來源: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- 蘇淮 攝
小琉球的海龜明星
小琉球的海龜並不是罕見的風景,而是日常的一部分;但幾位「明星」卻因為故事與長期可追蹤的行蹤,成為島上最會說故事的居民。
小破洞 — 傷痕與堅韌的名字
圖片來源: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- 蘇淮 攝
「小破洞」是一隻成熟的母綠蠵龜,背甲長近一公尺,背甲左下顯著缺損,2017 年首次被記錄。她的傷痕很可能來自船隻或螺旋槳的撞擊,但令人驚訝的是:受傷並未改變她的生活方式。潛水員常在小琉球西北淺礁見到她覓食與清潔磨背,甚至夜間進港「吃宵夜」。2018 年曾有一則紀錄到小破洞被公龜求偶;2020 年一則回報顯示左前肢勾到疑似釣鉤,但沒有被纏線,情況幸運地較為輕微。小破洞的故事,不只感動人心,也提醒我們:海龜即使受創,也有驚人的復原力——但更重要的是人類如何減少傷害發生的機會。
藤壺姐與其他臉譜分明的個體
圖片來源: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- 蘇淮 攝
類似於藤壺姐的個案,因為頭或背上附著藤壺的獨特外觀而被命名,這些名字反映出人與海龜之間的情感連結。每隻龜臉上的鱗片、疤痕或附著物,都像人的指紋,成為辨識與記錄的依據。這些「被命名」的龜不僅吸引潛水客的鏡頭,也成為保育對話的橋樑:大家開始關心牠們為何會留在某處、為何遷徙、以及牠們面臨的威脅。
傑尼龜 — 碰瓷高手
圖片來源:海龜點點名 - 蘇淮 攝
傑尼龜是一隻在潛水圈相當有名的綠蠵龜,常出沒於小琉球東北方的潛點「龍蝦洞」,有時也在花瓶岩一帶被潛水員與浮潛客發現。牠不怕人、會主動靠近潛水客和相機,因而在潛友間小有名氣——也因此被戲稱為「會碰瓷的海龜」。傑尼會主動游向潛水者或潛水相機,有時候會靠得非常近,像是在「打招呼」。「碰瓷」式互動:潛水員常捕捉到牠靠近鏡頭、用龜殼輕輕撞相機的畫面,趣味十足,因此常被戲稱為會「碰瓷」。潛水員反應:『傑哥不要』:為了不觸碰保育類動物,潛水客會雙手抱胸並半開玩笑地喊「傑哥不要」,一方面是自我提醒不要伸手觸碰,另一方面也成了潛水圈的幽默梗。
看見牠們就是一種幸運,也是責任
對遊客而言,能在淺礁近距離看到海龜,是難忘的旅行回憶;但這份喜悅需建立在「不干擾、不接觸、不餵食」的前提上。海龜明星的存在能促成生態旅遊與當地經濟,但同時也需要我們以尊重的方式相處:保持距離、聽從導覽員的指示、不要故意追逐或包圍牠們。如此,海龜才能在原有的生活節奏裡,繼續成為小琉球的明星。
「海龜點點名」:公民科學如何讓保育更有力量
圖片來源:海龜點點名
海龜點點名是一個從公民發起、依賴照片識別(photo ID)的台灣海龜紀錄平台,2017 年 6 月由一群潛水員與研究者發起。它的核心很簡單:鼓勵看到海龜的每個人拍照上傳,透過臉部與鱗片等特徵比對,建立「海龜戶口名簿」。
Photo ID:低侵入但高價值的方法
與打鏢或裝追蹤器不同,photo ID 不需觸碰動物,透過照片即可辨識個體。這讓更多愛好者、潛水教練與觀光客都能參與,累積大量回報數據。早期統計顯示,從 2017 年起一年內就有數百筆回報;到 2018 年 5 月已達 533 次回報,涵蓋 246 隻綠蠵龜與少數玳瑁。這類資料,對研究者了解個體分布、移動路徑與復原情形極具價值。
從社群到政策:公民科學的影響力
海龜點點名的資料不僅是愛好者的收藏,還被用於教育宣導、國內外交流,甚至成為政策討論的佐證。當地潛水業者、NGO 與研究單位合作,把回報數據分享給主管機關或國際資料庫,幫助判斷應優先保護的海域或制定管理措施。更重要的是,這個平台把「保育」帶回社區:不是只有學術圈能做研究,任何一位潛水或浮潛的遊客,都能以手機拍下一張照片,讓科學與保育更接地氣。
我也可以參與嗎?
可以。若你在小琉球看到海龜,先確保安全與不干擾(不追逐、保持距離),再拍下清晰的照片(側臉、背甲、四肢細節都很重要),並上傳至海龜點點名或向導遊提供,這樣的回報對建立長期資料非常有幫助。這種「成為公民科學家」的參與方式,不但讓你更投入旅行,也是真正為海洋留下具體貢獻的方法。
生態保育淺談:珊瑚礁、綠蠵龜與我們的責任
海龜明星與海龜點點名的故事,帶出一個更大的主題:整體生態系的健康決定了海龜能否長期生存。珊瑚礁與綠蠵龜間存在著複雜的關係,保育必須從海洋、生物到人類活動全面思考。
珊瑚礁是海龜與魚類的家
小琉球之所以能吸引海龜,是因為周邊的珊瑚礁提供豐富的食物與棲地。珊瑚礁支持著海草床、各式海藻與小型無脊椎動物,構成整個淺礁生態系。然而,珊瑚礁正面臨白化、過度遊憩、污染與氣候變遷等壓力。當珊瑚退化,整個食物網會受影響,海龜的覓食區與繁殖棲地也會縮小。
綠蠵龜(Green Turtle)與海草、藻類的關係
綠蠵龜多以海草與藻類為食,牠們在淺礁覓食時,也扮演「海草床整理者」的角色,有助於維持海草生態健康。當海草床穩定,魚類多樣性也會提高,形成良善循環。因此,保護海草與珊瑚不是只為了美麗景觀,而是為了整個海洋生態的韌性。
人類活動帶來的直接威脅
- 船隻擦撞與螺旋槳傷害:像小破洞的背甲損傷,常被推測與船隻相撞或螺旋槳所致。這在遊客密集或船隻頻繁的海域是重要風險。減速航行、規劃航道與禁航區,是降低船害的關鍵。
- 漁具與釣鉤誤捕:漂流或丟棄的魚鉤與漁線可勾住海龜,造成傷害或長期痛苦。
- 海洋垃圾與塑膠污染:海龜誤食塑膠導致消化阻塞的案例層出不窮。
- 過度或不當的旅遊行為:追逐海龜、觸摸或餵食,都會改變動物的自然行為,增加壓力或疾病風險。
保育可以怎麼做:從政府、業者到遊客的共同行動
- 政策與管制:劃定保護區、規劃航道減速帶、限制施工與污染,是國家/地方層級的重要作為。海龜點點名的資料,有助於告訴政府哪些海域是「高密度出現區」,可作為劃設保護區的依據。
- 業者的責任:潛水與浮潛業者需遵守操作規範(如保持距離、不擾動)並教育遊客。選擇具註冊與良好口碑的業者,能降低對海龜的壓力。
- 遊客的行為改變:遵守「看不碰、不追、不餵」三原則,使用可分解或重複使用的隨身容器以減少塑膠,並將拍攝到的海龜影像上傳至海龜點點名,成為有意義的旅遊行為。
保育的成功案例與長期監測的價值
小琉球的個案顯示,社區參與可以帶來改變:持續的拍照回報讓研究者看到個體恢復與移動模式,且透過教育與導覽,遊客逐漸理解何為負責任的海洋觀光。長期監測能提供政策制定者關鍵的依據,例如某些海域應限制船速、或需要特殊清理與救援資源。
給旅客的 10 個「看海龜」友善守則(簡短清單)
- 保持距離:水中至少 3–5 公尺,岸上亦請保持距離。
- 不觸摸、不騷擾。
- 不餵食海龜或其他野生動物。
- 遵守導覽員指示與浮潛安全規範。
- 不站在珊瑚上或踩踏淺礁。
- 使用無痕防曬(避免化學防曬造成珊瑚白化)。
- 拍照時勿使用強烈燈光直射動物眼部。
- 若發現受傷或纏繞,記錄位置與照片並回報給民宿或海保單位,勿自行抓捕。
- 減少一次性塑膠,垃圾帶回岸上處理。
- 拍下照片並上傳至「海龜點點名」,成為公民科學家。
結語:明星背後,是我們共同的未來
小破洞、藤壺姐,與那無數還未被命名的綠蠵龜,都是小琉球這座島嶼的靈魂。牠們的日常、傷痕、移動路徑,透過每一張遊客的相片與每一次的回報,逐漸被記錄、被理解,並成為保育行動的基礎。海龜點點名示範了公民科學的力量:人人都有機會參與,並把愛轉化為知識與政策。
作為旅境包棟旅店的小編,我真心邀請你把「看海龜」當成一種負責任的旅行經驗:欣賞牠們、尊重牠們、用手機記錄牠們,並把回報的照片上傳給海龜點點名;選擇有責任感的業者與民宿,讓你的旅行不只是取走回憶,更是留下了對海洋的善意與守護。當你下一次在小琉球的淺礁遇到那抹悠然的龜影,不妨停下腳步,看久一點——你看到的不只是動物,而是一個海洋社群與未來的可能。
小提醒(如果你想參與)
- 想瞭解「海龜點點名」如何回報照片或下載辨識教學嗎?上島前可以前往海龜點點名官網進行了解。
- 來小琉球,我們也能協助代訂符合保育規範的浮潛與半潛艇行程,讓你安全、尊重地與海龜相遇。私訊官方 LINE(@ipw7228g)或來電 08-8611007,我們會為你安排。
參考來源與文章
- 國家地理雜誌 - 海洋勇者「小破洞」
- 國家地理雜誌 - 住在海龜身上的「超跑藤壺」
- 天下雜誌 - 藤壺姐、小破洞是牠們的名字!第一本「海龜戶口名簿」變另類台灣之光
- 三立新聞網 - 碰瓷高手!超萌琉球明星「傑尼龜」竟是海洋假車禍慣犯
- 科學月刊 - 海洋公民團體海龜點點名專訪 透過海龜向群眾講述美麗海洋的故事
Alice
2025/10/25

很棒的服務,環境超棒
Mi
2025/10/20

3+1房滿大的,景色美!1樓能唱歌、也有迎賓飲料和麻花捲試吃包,能租借麻將,還有泳池玩水不會曬太陽
Shen
2025/10/13

房間特別乾淨整潔,蜜月旅行很推的地方。
環境很自然,蟲子比較多。
飯店超好拍照,早餐也算豐富好吃,飯店人員都很熱情
Ke
2025/10/07

拖鞋差點不見但老闆娘又幫忙找到
房間挺大也乾淨,很多親子設施
其他相關訊息
-
2025/10/29
小琉球交通懶人包:從台灣到島上每一步都不迷路
-
2025/10/29
小琉球海龜郵筒:寄出來自海龜島的祝福信件,讓回憶更有溫度
-
2025/10/28
小琉球冬季浮潛完全攻略|為何冬天來更值得?(含安全、裝備、推薦行程與住宿)



